小米搅动电动车市场——雷军超越特斯拉和福特

小米迅速确立自己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地位,并在产量上超过特斯拉和福特。

Eulerpool News

小米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不可忽视的玩家。公司仅在四年前才公布其自主制造汽车的计划,如今每年生产30万辆。首款车型SU7是一款类似特斯拉的运动型轿车,起价为3万美元,订单需等待六个月。香港上市的公司的股价在一年内翻了三倍。

尽管特斯拉花了十多年才突破30万辆的生产大关,小米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就达到了这一目标。而Rivian以仅为这个生产量的六分之一远远落后。小米的魅力创始人雷军展示了,一款价格实惠且性能强大的电动汽车是可能实现的——这是苹果、福特和通用汽车迄今为止未能达成的挑战。

55岁的雷在中国是科技界的明星,以长时间的产品发布会和强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而闻名。他认为自己继承了史蒂夫·乔布斯的传统,并已将小米发展成为仅次于苹果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他进入汽车行业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扩展:“汽车是下一个重要的数字平台,”他在2021年的一次董事会议上表示。

中国汽车市场为小米提供了理想条件。这个国家生产的电动车比世界其他地方的总和还多。如今比本田更大的企业如比亚迪主导着市场。而西方制造商如福特和通用汽车由于高昂的电池成本和缺乏充电基础设施减少电动车计划时,中国品牌却在迅速扩张,甚至国际化。2023年,比亚迪首次成为新加坡最畅销的汽车品牌,取代了丰田。

小米受益于中国独特的规模效应、快速的审批程序和紧密结合的供应链的结合。北京政府积极支持该项目,使得工厂在仅仅19个月内建成,这是一座相当于135个足球场大小的设施。

为了降低成本,Lei采用了所谓的超铸技术,这是一种从特斯拉生产中借鉴的技术。通过高压铸造工艺,可以在几秒钟内铸造出大型铝部件,而不是焊接数十个单独部件。超过700台机器人承担了大部分的生产工作,在理论上可以在“黑暗工厂”中无需光线进行生产。

小米的激进定价策略是另一种成功秘诀。与其智能手机类似,这些车辆最初以最低利润出售,以赢得市场份额。长期来看,利润将通过软件和数字服务产生。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让人把一辆小米SU7运到底特律,并开了六个月。他的结论是:“太棒了。我不想再放手。” 他称小米为“中国的苹果”。

雷不再将小米视为纯粹的预算品牌。在一场四小时的新年直播秀中,他展示了他的未来愿景——类似于苹果的高端市场。小米在产量方面尚无法与大型汽车制造商匹敌。但雷有一个明确目标:“我首先要在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眼就能识别出被低估的股票

新闻